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概况>>学院简介
体育学院简介


23B89       1997年在体育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体育系,同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专科学生,2004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2016年在原体育系和公共体育教学部基础上组建成立体育学院,同年开始招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学生,2023年开始招收国际创意项目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体育学院现有体育专业学位硕士点(体育教学、社会体育指导两个方向),体育教育和国际创意项目体育教育两个本科专业。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公共体育、实训等四个教研室和大学生体质测试中心。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49人,专任教师4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讲师11人,正高级实验师1人,副高级实验师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85.71%。教师中有博士12人,国际健将1人,国家一级裁判18人。目前在校本科生562人,研究生58人

学院承担着全校体育教学、训练、比赛等相关工作,经长期建设,目前拥有较为齐全的教学、科研和训练等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多功能训练馆1座、健美操房1个、体操房1个、健身房1个,标准塑胶田径场(足球场)1个、非标准田径场1个,有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匹克球场等运动场地,占地约5万多平方米。

近年来,学院秉承“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原则,不断加强通识教育,初步形成“夯实基础、文化传承、注重交叉、强化实践”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将陕北秧歌、中华射艺、中华鞭陀、中华太极和式刀等非遗文化以课程的形式引入课堂,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了学生的健全人格。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国内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并通过团队打造先后荣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师分别获全国太极拳公开赛一等奖、全国柔力球公开赛二等奖、全国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等荣誉;发表各类论文300多篇,其中ISTP、EI、SCI 、CSCD上发表70多篇,获批省厅级项目100多项;学生在历届陕西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中成绩斐然,特别是第四十二届田径运动会获得12金、7银、7铜,甲组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学院将秉承“拼搏进取、健康快乐、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加大专业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水平,努力把体育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区域有影响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体育教育专业   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 :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当代中小学要求,胜任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工作,具备体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

主要课程 :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球类、田径、体操、武术、跆拳道运动、射艺等。

就业方向 :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

专业特色 :

注重体育教学、训练、比赛实践,培养优秀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是体育教育专业的特色。

国际创意项目体育教育专业      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 :

按照“4+0”培养模式,以国内学习为主,借鉴吸收国(境)外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当代中小学要求,胜任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工作,具有跨文化理解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球类、田径、体操、武术、跆拳道运动、射艺等。

就业方向 :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

专业特色 :

注重体育教学、训练、比赛实践,培养优秀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是体育教育专业的特色。